图片
时光那么快.
我们已经开始怀念。
图片
导读:在波谲云诡的人生棋局中,是锋芒毕露还是深藏若虚?是激流勇进还是蛰伏待机?
古人用“木雁之间”与“龙蛇之变”两个精妙典故,早已为我们揭示了应对无常世事的终极心法,道尽了东方智慧中关于审时度势、灵活应变的至高境界。
常听说,成大事,必须经“龙蛇之变”,那么,怎么来理解呢?
“龙蛇之变” 这一理念出自《庄子・山木》:“君子应处木雁之间,当有龙蛇之变。”
说,庄子漫步山林,见一棵大树树干粗壮、枝叶繁茂,然伐木之人立于树旁却未加砍伐。庄子好奇询问,伐木人答曰:“此树不成材,无甚用处。”
庄子由此顿悟:“因其材质不佳、无所用处,方能自然生长,得以长久存活啊。”
图片
而后,庄子留宿友人家中,久别重逢,友人欣喜,令童仆杀鹅款待庄子。童仆询问:“一只能叫,一只不能叫,当杀哪只?” 友人回曰:“杀那只不能叫的。”
弟子遂向庄子请教:“昨日见山中大树因无用而存活,今日见家中之鹅因无用而被宰杀,究竟应做有用之人还是无用之人?老师若身处此境,该如何抉择?”
图片
庄子微笑着回应:“我当处于才与不才之间,也就是所谓的'木雁之间’。
意,即要以一种他人难以辨别的形式存在,使他人无法判定我究竟有用与否,如此一来,旁人便不会轻易对我有所举动。
恰似在山野中偶遇未曾见过的蘑菇,因其毒性未知,人们出于敬畏之心便不会贸然触碰。”
“龙蛇之变”,其本质就是在 “木雁之间” 这般的灵活变化。
《黄帝阴符经》里说:天发杀机,龙蛇起陆。
图片
何为龙?
君子待时而动,轮到你高调时,化身为龙,龙腾万里,直冲云霄,呼风唤雨,吞云吐雾。
何为蛇?
潜龙就是蛇,潜龙勿用,需要你积聚力量的时候,落地为蛇,俯身草莽,与蝼蚁为伍,食肮脏之物,以图安身立命。
而当身处如“蛇” 般蛰伏、力量相对薄弱之时,就要沉下心来,默默积累能量,韬光养晦,切不可因曾经辉煌而在当下失意时仍端着架子处事。
同样,待再次得势成为“龙” 时,也不应因过往的蛰伏期而自惭形秽,而是积极活跃,如龙跃九霄,充分施展才能,把握机遇,奋勇向前。
龙与蛇的转变,并非盲目而为,最核心的一点是,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。何时“潜”,何时“腾”,需要在实践中去感受。真正要做成一点事,需要扎扎实实的经历,否则,是撑不起来的。
一直困在底层,或者是始终浮在上层,都受限。需要从头开始慢慢长起来,每一个坑都亲自跨过,每一件事的关节、脉络、冷暖都亲手摸过尝过,让能力伴随信念从泥土里真实地生长出来,才能对人世有着具体深刻的理解。
根,才扎得深、扎得稳,力量才能延展得更宽广,因为那个最终的高度,是从低处筑起的。
低处时,外形似蛇、处境如蛇,但它心里装着的,从来是龙的魂魄和志向。龙与蛇,只是阶段的标签,而非心灵的定论。
蛇要化龙,第一步就是“蜕皮”。不撕掉旧有的桎梏,永远长不出新的鳞甲,但蜕皮过程的每一步,都是疼痛的。其次,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也逼迫你成长——旧圈子容不下“要化为龙的蛇”。
所以,几乎所有的成大事者,都会经历常人无法忍受的孤绝。
图片
敢“弑旧我”者,方入新境。
龙蛇之变,靠的不是机会,而是勇气。
孟子说“天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”,这不是空话,是化龙的必经之路。
要抗住蜕皮的痛,撑得住孤独的冷,镇得住旧世界的围剿。承受力,才是藏在龙蛇之变里最核心的秘密。
没有一个强者生来就从从容容、云淡风轻。他们都是在一次次失败与疼痛中走出来的,屡败屡战,越战越稳。
木雁龙蛇,是无常世间的生存艺术,人生如棋局,落子无常形,没有永远的优势局,也没有永远的困顿局。过于执着于“相”,反而被困住。
逆局显龙相,易折戬沉沙;顺局显蛇相,则错失良机;平衡局显极端相,会打破和谐惹火烧身。
龙蛇之变,就是阴阳之变。一龙一蛇,一上一下,无处不在,与万物共存。入局如水,遇方显方,遇圆则圆;显相如镜,照物而无形,应机而显形。
时间在走,岁月停留。光影书架,搜集保存岁月时光中的人、事、物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操盘十大技巧,北京正规的股票配资公司,股票市场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