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宫姓的始祖是南宫适(音kuò,又称南宫括),在商周交替之际,他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。南宫适不仅曾在拯救姬昌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,还参与了俘虏商朝铁杆盟友邗国与黎国的国君,最终参与了周武王伐纣的大业。其一生的事迹,如《封神演义》所述,南宫适与散宜生齐名,堪称西歧的元老。曾任周朝的大将军,姬昌前往朝歌时,多次将外事与军务托付给南宫适,这足以证明他在当时的地位与权威。
周武王驾崩之后,周公旦曾在召公奭面前列举了五位曾经辅佐姬昌的谋士,其中包括虢叔(姬姓)、闳夭、散宜生、泰颠和南宫适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武王执政时,虢叔早已去世,因此《尚书大传》将剩下的四人称为“文王四友”,这也印证了南宫适在当时的重要性,甚至比周公和姜子牙更为显赫,因为文献中并没有将姜子牙列为其中之一。由此可见,南宫适在周朝的地位非凡,堪称一位巨擘。
那么,作为商周交替时期的风云人物,南宫适究竟有着怎样的真实身份?他为何在历史中如此备受推崇?经过百年考古学的不断发掘,这些谜团逐渐被揭开,历史的空白也得以填补。
展开剩余80%南宫适的真实身份:姬姓还是外姓?
关于南宫适的身份,一直以来存在诸多争议。有历史学者认为他属于姬姓宗族,也有说法认为他出自其他部落。直到20世纪80年代,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的晋侯墓地的发掘,才为这一疑问提供了答案。
晋侯墓地出土了许多珍贵的文物,其中包括两件青铜鼎,鼎上的铭文写着“南宫姬作宝尊鼎”。由此可以看出,南宫适的“南宫”其实是他的姓氏,而他的姓氏是姬,名字是“姬适”,可谓是地道的姬姓贵族成员。这也解释了为何南宫适能在姬姓贵族中获得如此重用。事实上,姬周时期的家族关系一向偏向信任血缘亲人,姜子牙虽然是外姓之人,但他与周武王有姻亲关系,因此南宫适出自姬姓显得更为合情合理。所以,闳夭、散宜生、泰颠等人,极有可能也出自姬姓贵族。
南宫适的次子南宫中:参与周王南征
既然南宫适出身姬姓,地位显赫,那么周朝对他的奖赏和安排又是怎样的呢?在周武王成功伐纣之后,南宫适并未再次出现在史书中,似乎他的家族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。但通过考古发现的青铜铭文,可以看出南宫家族在西周时期的影响力依然巨大,且始终受到周天子的倚重。
在宋朝时期,湖北孝感出土的6件青铜器,即“安州六器”,铭文中记载了周天子南征的事宜。铭文提到,周天子命令南宫氏攻打虎方,并在南宫中成功擒获“生凤”,随后赐予南宫中土地。通过这些铭文的研究,考古学家推测,南宫中(仲)可能就是南宫适的次子,他继承了父亲的地位与采邑,并在西周晚期担任重要职务。
1998年,河南平顶山的应国墓出土了柞伯簋,其铭文记载了周康王时期的射箭比赛。铭文中提到,南宫氏曾率领众多大臣参与比赛,这再次证明了南宫氏在当时的高位和重要性。
南宫适最能打的后代:南宫盂灭鬼方
南宫适的后代不仅在政务上有所建树,还有一位更为出色的将军,堪称西周最猛的将军——南宫盂。清朝道光年间,陕西出土了西周的大盂鼎与小盂鼎,铭文中记录了南宫盂征讨鬼方的事迹。鬼方是商周时期的一支强大部落,其都城位于陕西榆林的李家崖遗址。商朝虽然多次与鬼方作战,却始终未能将其彻底灭掉,但南宫盂成功攻破李家崖,俘虏了大批鬼方人,彻底摧毁了鬼方的势力。
此外,西周时期,南宫氏的影响力不断扩展。除了南宫盂,还有南宫南仲邦父、南宫憗等人,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担任了重要的军事与政治职务,南宫家族的荣光持续了数百年。
南宫适被封于何处:考古破解谜团
那么,南宫适及其家族究竟被封于何地呢?考古学家通过不断的发掘揭示了这一谜团。2010年,湖北随州市的叶家山西周墓地出土了铭文为“犺(kàng)作烈考南公宝尊彝”的青铜器,铭文中提到“烈考”是指显赫的已故父亲。南宫犺,很可能是南宫适的嫡长子,被派往湖北随州一带建立国家。结合其他出土的文物,可以推测,南宫适被封于曾地,这个地区也成为了南宫适家族的重要领地。
2013年,随州市文峰塔出土的曾侯璵编钟提供了更多线索。铭文中提到南宫适曾参与平定天下的功绩,并被派往南方建立曾国,以便警戒淮夷、监视江夏。这也解释了为何周朝将南宫适封于曾地,同时进一步解开了“曾随之谜”,证明了湖北曾国与历史上的“随国”实际上是同一个国家。
结语
通过对南宫适家族的考古发现,我们得以窥见周朝的政治格局与战略布局。周朝将南宫适封于曾国,这一战略性支点不仅有助于巩固周朝在江汉地区的统治,也为南宫家族带来了长久的荣耀。然而,随着时间推移,曾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衰落,最终被楚国吞并。尽管南宫适的家族在西周时期的地位显赫,但由于史书中的记载稀少,后世对于南宫适及其后代的事迹知之甚少,这也使得他们的辉煌历程被时间所淹没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操盘十大技巧,北京正规的股票配资公司,股票市场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